很多人都喜欢掏耳朵,隔三差五的掏。越掏越舒服.可殊不知,我们的耳道也是很脆弱的,经常用硬物去刮擦,很多容易造成许多耳科疾病的出现,严重的可能导致癌变.并非危言耸听,大家日常还是建议少掏耳朵.

耳道癌变的,像外耳道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。原发于中耳外耳道的肿瘤统称为颞骨肿瘤。外耳道癌好发于50-60岁,女性多于男性。具体症状如下:
耳漏
耳朵分泌物稀薄如水或有臭味。
出血
早期耳道分泌物带血,晚期破坏性大出血。
耳痛
早期疼痛不明显,随着病情的加重出现持续性耳朵深部刺痛或者跳痛。
早期听力减退
听力下降,晚期胃神经性耳聋。
海华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建议:
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把“耳屎”当成人体的废弃物,别看“耳屎”名字不好听,其实它对耳朵有一定的保护作用。
因为外耳道内腺体的分泌物一般呈弱酸性,味道很苦,且有一定挥发性,这种气味小虫不喜欢,也不适宜细菌生长,因而“耳屎”有阻止小虫飞入、保护耳道皮肤的作用,最好不要经常抠挖。
我们的外耳道十分脆弱,如果掏耳朵用力过大,就会使外耳道出现损伤,出现发炎、感染,继而出现耵聍腺癌变的可能。虽然这种癌变的几率很小,但是如果不养成良好的习惯,还是有可能出现的。
耵聍(耳屎)能起到保护外耳道的作用,能有效防止灰尘进入耳内,因此市民掏耳朵不宜过频,也不宜用力过猛。如果真的是感觉到耳朵很不舒服,可以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让医生帮忙清理耳道。
微信公众号